畢業生陸續轉投勞動市場,統計處昨公佈今年 4至 6月失業率為 3.5%,與 3至 5月一樣,不過 15至 19歲的失業率,則在連跌七個月後止跌回升,由 16.7%增至 18.6%,上升 1.9個百分點,升幅創近兩年新高。政府表示,會密切留意最低工資對新求職者的影響。
統計處表示,總就業人數在今年 4至 6月進一步增加 10,100人至 3,610,600人的歷史新高,而同期的總勞動人口則增加 12,100人。不過,新增職位吸納了大部份新增勞動人口,因此最新失業人數僅輕微上升 1,900人至 136,800人,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維持不變。 與 3至 5月比較, 4至 6月失業率下跌的行業主要有建造及保險業,而批發業和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上升。此外,就業不足率由 1.9%跌至 1.8%,下跌主要見於建造業。
整體失業率不變
整體失業率維持不變,但青少年失業率卻顯著上升。統計處數字顯示,今年 4至 6月, 15至 19歲青年失業率為 18.6%,較 3至 5月的 16.7%上升 1.9個百分點, 20至 29歲青年失業率也由 5.3%升至 5.6%。年長僱員方面, 50至 59歲僱員失業率由 3.4%升至 3.6%,但 60歲以上僱員則由 2.2%跌至 1.9%。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,未來數月的勞工供應,將受新一批畢業生及最低工資等因素影響。由於目前外圍經濟仍存不明朗因素,特別是歐元區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增長疲弱,政府會留意各方面發展。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,最低工資實施加上畢業生陸續轉投勞動市場,令年輕人失業率上升,但究竟最低工資對年輕人有多大殺傷力,仍需觀察一段時間。
|